“過去需要2人7次分別登錄不同平臺辦理的業務,現在僅需1人1次登錄就能實現7個業務平臺的辦理,大大減少了不同平臺之間的切換時間,實現了效率倍增。”近日,云南省建設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工作人員談起平臺使用時感嘆道。
今年以來,駐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紀檢監察組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涉企收費整改“后半篇文章”緊盯不放、一抓到底,通過以案促改促建促治,推動形成整改標志性成果。目前,已基本完成涉企收費專項整治監督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云南省建設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已于今年年初正式上線運行。
系統施治,扎實監督推動專項整治。自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整治以來,紀檢監察組牢固樹立“辦案、監督、警示、整改、治理”一體貫通的理念,堅持“全周期管理”,把履行監督第一職責與服務發展第一要務結合起來,聚焦黨中央和省委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運用集中集成集束工作法,推動從制度和硬件上解決了住建部門長期存在的涉企系統難管理、平臺監管難集中、信息運用難共享、數據安全難保障等突出問題,實現了職能部門內部管理協同高效、行業監管健全深化、對外服務優化提升。截至目前,云南省建設監管公共服務平臺訪問數達47.6萬次,共注冊用戶32774名,辦理業務49256筆,社會反響良好,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怨”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系統集成,優化重構涉企平臺。紀檢監察組以專項整治為契機,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督促破除“信息壁壘”,清零“僵尸平臺”,搭建云南省建設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平臺運行以來,將原來分散在8個部門的14個涉企平臺、21項政務服務事項統一整合到1個平臺,集中對外提供22項企業、6項個人辦事事項網上辦理服務,全面統一登錄入口、身份認證、數據系統、管理規程,推動功能集成、流程再造,實現了服務質量標準化、業務過程全監管。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牽引,推行“平臺+政務服務”模式,省級政務服務審批事項由126項減至71項、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0個工作日內,13項行政許可事項實行電子證照。安全生產許可證等7項備案和登記事項,完成數據共享、互聯互通,辦理時限由過去法定的2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實現服務事項“一網、一門、一次”辦理,服務群眾由“可辦、能辦”向“快辦、好辦”轉變,助力跑出優化營商環境的“住建加速度”。
系統發力,助推監督提質增效。紀檢監察組立足平臺開展監督的再監督,構建與廳黨組抓行業監管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的“橋梁”。平臺搭建起跨部門協同、跨層級共享、數據動態更新的監督數據資源支撐鏈,形成了一張立體化、強關聯的“監督+監管”數字網絡,打通監督數據壁壘,為精準描繪住建領域政治生態“全景圖”“趨勢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緊盯行政審批、資質審查、執紀執法等重點部門和關鍵崗位,利用數據碰撞比對,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倒逼行業主管部門履職盡責,規范權力運行。通過平臺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研判,結合群眾信訪舉報,及時發現各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實現問題反映一點必達、問題處理可查可追,把群眾的需求與監督更緊密地聯結起來,激發數據動能,不斷提高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質效。
“平臺運行只是開始,實現高質量發展才是目的。我們將堅持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持續深化運用標志性成果,督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切實履行監管主體責任,推動平臺優化升級、整治走深走實,助力清廉住建建設,為打造‘清廉云南’共同責任單元作出更大貢獻。”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表示。(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