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文山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挖掘歷代先賢勤廉元素、家風家訓、紅色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以“勤廉”思想為主題、以廉潔文化為主線的宣傳陣地,不斷增強廉潔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蓋面。
文山市紀委監委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向機關、企業、學校、醫院、村居延伸,讓廉潔文化凈化各領域政治生態。圖為馬塘衛生院制作的醫生廉潔牌,時刻提醒醫務人員廉潔自律、自尊自愛。(王銘堅 攝)
硯山縣紀委監委通過總結提煉四張文化名片中蘊含的廉潔理念,打造具有硯山特色的廉潔文化名片,讓黨員干部在感受傳統文化中不斷涵養清正廉潔之風。圖為該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江那鎮窯上村拍攝廉潔文化專題片。(王建梅 攝)
“廉語”畫墻上,“廉意”記心間。西疇縣紀委監委不斷豐富載體形式,通過打造廉潔文化墻,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把廉潔文化融入群眾生活,進一步增強廉潔文化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圖為該縣新馬街鄉紀委干部在坡腳村委會石碑村小組向群眾“說廉”。(李吉靜 攝)
麻栗坡縣紀委監委把打造清廉村居作為廉潔文化向基層一線延伸的抓手,大力推進廉潔文化進村居,聚焦小微權力運行、村務公開、文化浸潤等方面,推動廉潔因子全面融入村居治理、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走訪了解八布鄉廉潔文化建設情況。(劉顯貴 攝)
馬關縣紀委監委不斷營造“知廉、崇廉、倡廉、守廉”的濃厚氛圍,組織開展清廉單元建設現場觀摩活動。圖為該縣紀委監委組織人員參觀清廉學校建設情況。(李尊 攝)
丘北縣深挖用活本地紅色文化資源,讓黨員干部在實地參觀、情景式體驗中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清廉本色。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到彌勒灣會址開展沉浸式學習。(王靈惠 攝)
廣南縣紀委監委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抓手,以廉政黨課、紀法知識宣講、清廉家風引領等形式多樣的清廉文化教育活動,全方位營造清廉文化建設濃厚氛圍。圖為該縣壯族紀檢監察干部進村開展紀法宣傳教育,增強農村少數民族婦女維權意識。(何孟蕓 攝)
富寧縣積極開展廉潔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著力構建多主體參與、多方式供給的廉潔文化工作機制,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化風成俗。圖為縣紀委監委到富寧縣委黨校指導廉潔文化建設工作。(閆文杰 攝)
(文山州紀委監委 王艷 整理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