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完善派駐工作制度體系 為近距離常態化監督提供有力抓手

發布時間:2023-04-23 09:37:3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日前,吉林市開展持續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運用“室組”“組組”“室組地”協同聯動等方式持續抓落實。圖為永吉縣紀委監委和縣紀委監委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到某糧業公司,調研國家政策性糧收儲情況。楊鏡潼 攝

4月12日,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查看2021、2022年度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項目進度及資金使用相關情況,分析研判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推動解決,確保項目落地見效。于洋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派駐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紀檢監察專責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

吉林省持續深化派駐機構改革,省紀委監委把加強派駐監督工作納入委機關工作統一部署,以務實舉措抓好《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貫徹執行,同時,在上位法規制度框架內,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派駐監督工作制度機制。2022年9月,吉林省紀委監委印發《關于派駐省直部門紀檢監察機構統一管理的方案》;2022年11月,印發《吉林省紀委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派駐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和《吉林省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執紀執法工作規定》,進一步提升派駐監督質效,持續擦亮派駐監督“探頭”。

貫徹執行派駐機構工作規則、總結提煉實踐做法,推動派駐監督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3月15日,吉林銀行召開黨委會。其中一項議程是審議關于吉林銀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服務外包項目的議題。“要按照法規規定程序公開招投標,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決不能出現內定招標等情況。”議題審定后,吉林省紀委監委駐吉林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王巖提出要求,明確將該項目監督工作納入該紀檢監察組今年的監督清單中。

隨著派駐機構改革不斷深化,派駐監督“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顯著增強。王巖告訴記者:“目前,我們發揮近距離常態化監督優勢,參加駐在單位領導班子會議等重要會議,了解相關情況,使監督常在、震懾常在。這得益于相關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派駐機構工作規則全面規范派駐機構工作,《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對監督什么、如何監督作出進一步規定,為我們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提供了有力抓手。”

派駐監督的生動實踐離不開制度保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出臺后,吉林省紀委監委把學習貫徹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據省紀委監委法規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紀委監委開展了派駐機構法規制度建設提升行動,嚴格對標對表,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省紀委監委名義出臺的涉及派駐監督工作的法規制度進行梳理清理,集中開展10余部涉及派駐監督工作法規制度的立改廢工作,推動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在此基礎上,吉林省紀委監委對全省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形成的制度、實踐成果進行總結提煉,出臺《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從總體要求、工作重點、監督方式、工作保障4個方面,對省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履行派駐監督職責作出具體規定,推動派駐機構聚焦主責主業,更好發揮監督推動作用,以派駐監督的高質量鞏固、支撐和助推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制度帶來的變化,派駐機構的紀檢監察干部最有體會。“按照要求我們向省紀委監委定期報告、專題報告、重要問題及時報告,有更多機會匯報工作、更加直接地得到工作指導,監督重點更突出,監督方法更多,開展監督的底氣也更足了。”談及變化,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張景隆信心十足。

緊緊圍繞職責,突出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加強案件查辦三項重點工作

監督是派駐機構履行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吉林省紀委監委在《派駐監督工作意見》中要求突出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加強案件查辦三項工作重點,明確監督工作方向。

《派駐監督工作意見》突出政治監督定位,在派駐機構工作規則第二十三條明確的4項重點監督內容基礎上,提出強化政治監督要做到“五聚焦五緊扣五督促”,首要就是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緊扣落實態度、方向、舉措、成效開展監督,督促駐在單位黨組(黨委)和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除此之外,還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巡視巡察發現問題4方面,細化開展監督的內容。

“加強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十四五’規劃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打開《2023年駐在部門政治監督臺賬》,20項監督任務、責任部門(單位)以及完成時限等內容映入眼簾。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情況,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監督,將監督事項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照單”跟進,推動駐在部門(單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我們將重大項目作為監督的具體著力點,去年同省發改委對105個中央預算內資金達500萬元以上的項目開展督查抽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25個。”駐吉林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組長王利民告訴記者,今年在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投資處、農經處、經貿處等部門開展談話監督、摸底調研的基礎上,將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資金進行全覆蓋監督。

政治監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派駐機構工作規則明確的9種監督方式基礎上,《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充分吸收近年來吉林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細化提出了注重日常了解、強化會商溝通、做好監督談話、開展監督檢查、加強分析研判、提出監督建議、深化以案促改、用好其他監督成果等8種監督方式,使監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

除此之外,為使日常監督更加靶向聚焦,《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強調要緊盯關鍵少數、關鍵權力、關鍵領域、關鍵節點。在“緊盯關鍵少數”部分,《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列出的“5個強化”基礎上,明確把“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廉潔治家,自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等作為監督重點。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應急管理廳紀檢監察組副組長蔣鳳萍介紹,“我們通過與‘一把手’一對一開展政治監督談話、集體廉政約談、個別約談提醒、簽訂廉政承諾書、開展家庭家教家風教育月等方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規范其權力運行,以管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紀律不“帶電”、監督不“長牙”,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就會軟弱無力。辦案是最嚴厲最有效的監督方式,《派駐監督工作意見》對此作出規定,要求對問題線索精準處置,提高辦案質量。

“我們加大查辦案件力度,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線索報告、線索處置、初步核實、審查調查、移送審理等工作,充分發揮以案強紀、以案示警作用。”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二級調研員王東明說,該組嚴肅查處了某單位車隊隊長胡某違反工作紀律的問題,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據查,該單位有6輛超標車需要處理,胡某未按規定先評估車輛價值,而是直接委托某4S店處理了車輛并過戶,對過戶款6.75萬元未及時收回入賬,車輛也未進行資產核銷。王東明告訴記者,針對此案,該組約談發案單位“一把手”,督促從加強管理、完善制度上落實以案促改,對單位內設機構各項工作各個環節逐項進行梳理,堵塞制度漏洞,以查辦案件這個最有力的武器,營造濃厚監督氛圍。

構建“一盤棋”格局,全面深化“室組”“組組”“室組地”協同聯動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派駐機構工作規則強調建立健全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并在第十三條至第十七條進行具體規定,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系統的優勢和作用。

實踐中,吉林省紀委監委建立監督檢查部門和派駐機構“1+N”機制,圍繞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關鍵環節強化對派駐機構的領導,并在《派駐監督工作意見》中以制度加以固化。在加強“室組”聯動的同時,深入推動各派駐機構之間開展“組組”工作協作,完善“室組地”聯動機制,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聯動的“一盤棋”監督格局。

“今年2月初,第二監督檢查室召開聯系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2022年度述職會議,逐一點評并提出要求;2月末,向各紀檢監察組發送提示函,要求梳理建立政治監督清單;3月,9個紀檢監察組分3批逐個匯報工作建議和打算……”該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深化運用“1+N”機制,省紀委監委監督檢查部門加強對派駐監督的工作統籌,形成信息互通、力量協同、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吉林省紀委監委駐省林業和草原局紀檢監察組是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對口聯系的派駐機構之一。按照省紀委監委要求,在第二監督檢查室指導下,該組緊盯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主動靠前監督。3月28日,該組向省林草局黨組發送工作提示函,督促扛牢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推進工作落地落實。隨后,該紀檢監察組、第二監督檢查室和省林草局黨組進行“三方會商”,該紀檢監察組通報相關情況,第二監督檢查室提出指導意見,駐在部門相關負責人做表態發言,三方圍繞具體監督內容方式等進行研討交流,進一步壓實責任,傳導壓力。該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徐東斌告訴記者,“今年,林草部門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重點是農業防護林建設,防風治沙,保護黑土地,確保穩產增產。室組將圍繞重點共同開展監督,與駐在部門健全完善定期調度、動態監督、督導檢查、問題反饋、推動整改、執紀問責等工作機制。”

在“室組”聯動下,吉林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還深化“1+N”工作機制,創新實踐“1+2”工作組模式,將紀檢監察組兩兩結對,在監督檢查室這個“1”的統籌下協同開展派駐監督,整合監督資源,提升監督質效。“結對的兩組能保證工作人員至少在8人以上,解決了我們在重大事項監督、重要案件查辦時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徐東斌介紹,因業務工作性質有交叉,該紀檢監察組和駐省自然資源廳紀檢監察組結對,工作溝通配合,互相學習借鑒,分享成果經驗。比如,在查辦案件中遇到涉及林地狀況、耕地狀況不明時,兩組及時協商,共享圖斑數據,適時進行聯合調查,提高辦案質效。

在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吉林市紀委監委運用“室組地”聯合監督機制,由市紀委監委相關監督檢查室和審查調查室、駐市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各縣(市、區)紀委監委聯動開展整治,共立案41件8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1人,移送司法機關15人。結合典型案件推動以案促改,督導市發改委召開市縣兩級糧食系統警示教育大會,約談各級政府和糧食主管監管部門主要領導,督促政府班子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和專題會議查擺崗位風險等。

只有攥指成拳、高效協同才能產生疊加效應,帶來“1+1﹥2”的效果。吉林全省派駐機構通過協同聯動監督,很好地發揮了“探頭”作用。四平市紀委監委在黑土地保護利用專項監督中,由一個監督檢查室和部分派駐機構組成黑土地保護專項監督片區,深入查找和發現問題,并探索推廣“田長+組長”工作模式,提高了監督工作質效。白城市紀委監委以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紀檢監察組為試點,探索“輪駐+下沉”的監督方式,紀檢監察組在各個駐在部門輪駐2至3個月,將監督觸角下沉到所有基層單位。

“今年,我們將繼續完善派駐機構和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執紀執法制度體系,推進全面運用監察權,提升依照職權自行立案審查調查工作質效。”吉林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聲音

派駐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吉林省紀委監委在深化派駐機構改革、發揮派駐監督作用上積極探索,樹好“派”的權威、用好“駐”的優勢,加強派駐監督法規制度建設,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修訂派駐機構執紀執法工作規定等,實踐中形成了“1+N”工作機制等好經驗好做法。在統籌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完善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執法體系的同時,省紀委監委促進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貫通,形成監督合力。

——吉林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德匯

派駐監督是黨內監督、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要制度設計。近年來,吉林省紀委監委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加強對派駐機構的領導,不斷提升派駐監督質效,著力推動派駐機構更好發揮監督推動作用。省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思想,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總體部署和省委、省紀委監委工作安排,督促駐在部門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堅持“兩個責任”同向發力、同題共答,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周立新

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是一體推進紀檢監察“三項改革”的重要內容。吉林省紀委監委扎實推進派駐機構改革,完善省直派駐機構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考核評價機制,分類推進省管企業、省屬金融企業、省屬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支持駐吉央企、中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市縣兩級派駐機構改革,推動派駐監督“形神兼備”,充分發揮“前哨”和“探頭”作用。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是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省紀委監委進一步推動高校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落實深化中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意見,加強對一些中管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日常領導,建立健全請示報告、監督會商、線索管理、聯合辦案、審理反饋等工作機制。

——東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柏維春(李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