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工作人員走進村里的蔬菜大棚,與村民談心,了解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并記錄他們遇到的困難、問題。
天津市河西區桃園街廣順園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將家風建設融入社區樓門建設中,將居民關于家風家訓的書畫作品布置到樓門宣傳欄,推動廉潔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姜曉龍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促進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基層監督網絡。”
天津市紀委監委把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作為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絡的重要抓手,協助市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監督工作的意見(試行)》,先后制定《關于推進監察工作向鄉鎮(街道)延伸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使監督下沉、監督落地,以高質量的基層監督促進基層治理。
一、明確性質定位,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提供“施工圖”
為做深做實基層監督,天津市紀委監委自2020年開始,探索在全市各區村(社區)組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并配備人員、出臺制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隨著基層監督的不斷深入,村(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不斷建立和發展,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作用越來越凸顯,逐漸成為村(社區)開展監督工作的重要載體。為解決在實踐探索中出現的職責定位不清、監督路徑不明、人員配備不夠等問題,2020年初,天津市紀委監委改革辦、黨風政風監督室組織專班,深入8個區30余個街鎮、村居現場調研,與160余名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監督員“一對一”訪談,對16個區紀委監委分管負責同志、50余名村居黨組織書記進行電話訪問,進一步摸清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運行狀況。
2020年7月,天津市紀委監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的指導意見》,2020年12月,天津市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監督工作的意見(試行)》,兩個文件的出臺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提供了“施工圖”,特別是進一步明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的性質定位,指明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是在區紀委監委指導下,由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在村(社區)設立的群眾監督的有效載體,是在黨的領導下群眾開展監督的組織方式,從而推動聯絡站目標一致、職責統一、工作規范。
“通過明確聯絡站性質定位,推動個別地區扭轉觀念,及時更正將聯絡站定性為一級紀檢監察組織的做法。”天津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記者了解到,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與村(社區)紀檢組織(紀檢委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是不同的監督主體,依據各自職責發揮監督作用。
“三個監督主體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監督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成果共用的聯動機制,形成監督工作合力,是黨內監督為主導、不同監督形式的貫通銜接。”天津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通過厘清監督主體間的關系,推動解決目前基層存在的各監督主體間認識模糊、關系混淆、職責重疊等問題。
以村(社區)為單位設立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實行“站長負責制”和“一長多員制”,每個聯絡站設站長1名,根據人口和黨員數量配備監督員若干名。站長由村(社區)紀委書記(紀檢委員)擔任,監督員提倡從黨務干部、退休干部、網格員、社區工作者、樓門長等人員中產生。聯絡站監督村(社區)黨組織、村(居)委會、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及其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重點監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以及“兩委”班子其他成員;在村(社區)居住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上級職能部門及其所屬基層科、所、站、隊在村(社區)履行服務管理職能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
“有了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我們有問題知道找誰反映了。”“站長和監督員來到我們身邊了解情況,感覺特別親切。”濱海新區泰達街道的居民告訴記者,自從有了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有了站長和監督員,居民們一下子找到了“知心人”,遇到什么問題都愿意跟他們說說。
通過人員統一配備,截至目前,天津市247個鄉鎮(街道)建立了5281個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由村(社區)紀委書記(紀檢委員)擔任站長,并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配備監督員2.04萬余名。
二、健全體制機制,規范問題線索發現、報告、處置全流程
“多虧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及時發現和報告問題,我們才能及時處置有關低保金發放的問題線索。”天津市河東區東新街道紀檢監察工委書記高建峰說。
精準發放惠民資金是民生大事,村(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依靠群眾,監督基層干部在落實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等方面的情況,及時糾正工作偏差。東新街道松風西里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每月抽取5戶“四失”“五類”人員進行實地走訪,核查救助對象情況。在一次走訪中,監督員發現社區未及時對個別人員辦理低保進行變更,導致其違規多領取救助資金的問題。
“松風西里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將情況向我們報告。”高建峰說,“收到問題線索后,我們成立核查組,查明時任東新街道松風西里社區副主任馬某某,負責社區低保工作,履職不到位,對低保戶動態管理不嚴,對個別人員家庭經濟狀態核查不認真,未發現個別人員家庭收入變更的情況,未相應進行低保金變更,致使相關人員家庭違規多享受低保金數千元。”最終,該紀檢監察工委給予馬某某黨內警告處分。
對履職不到位、工作不認真的責任人進行問責,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切實保障群眾權益,在這方面,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發現、報告問題線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武清區豆張莊鎮雙河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監督員發現該村黨支部在支部學習教育中,在到紅色基地參觀的路線上有其他無關旅游點位計劃,及時向鎮紀委報告有關情況,鎮紀委立即糾正該行為;北辰區宜興埠鎮六街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監督員發現,村集體部分土地租賃合同中簽訂的面積與實際租賃面積不符,存在少收租金的情況,直接影響村集體收入,鎮紀委組織10個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開展流動協作檢查,監督推動村“兩委”班子對土地重新進行測量,排查問題合同163份,追回租金數百萬元……
《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通過“宣傳黨的政策、收集廉情信息、跟進監督督促、報告問題線索、通報反饋情況”5種方式開展日常工作,其中“報告問題線索”是最經常性的工作,該《意見》通過健全體制機制,明確具體工作路徑,推動解決聯絡站工作方式不統一、發現問題線索報告不規范等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村(社區)工作具體、復雜,面臨情況多、難點多,聯絡站發現的問題多種多樣,如何科學規范地處理這些問題,天津市紀委監委調研組進行了充分調查研究,對于不同類型的問題,明確了處理方式。其中,對一般性問題,由站長或監督員督促村(社區)黨組織予以解決,并報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對征地拆遷、勞動仲裁、個人矛盾糾紛、涉法涉訴、環境保護、其他個人訴求等不屬于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范圍的事項,告知群眾依法向有權處理的單位反映;對反映村(社區)“兩委”班子及其成員,在村(社區)居住的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以及上級職能部門及其所屬基層科、所、站、隊在村(社區)履行服務管理職能中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由聯絡站站長直報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由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依規依紀依法處置,或按照被反映人的干部管理權限上報相關紀檢監察機關。
三、強化為民意識,以有力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我們離群眾最近,要發揮優勢,多了解情況,為群眾多想一些,多做一些,著力發現和解決群眾最關心關注的問題。”日前,天津市河西區柳林街道紀檢監察工委結合街道工作實際組織召開2023年度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工作會議,收集廉潔文化宣傳、黨務居務公開、日常工作監督、組織體系建設、清廉活動共建等五大類46個問題建議。
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就是群眾身邊的監督單位,具有近距離、全天候的優勢。河西區構建了“1+14+149”的區紀委監委、街道紀檢監察工委、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三級監督體系,其中,149個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憑借“貼近社情、貼近群眾”的優勢,發揮著靠近監督的重要功能。河西區紀委監委制定了《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監督重點任務清單》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明晰職責、厘清重點,方便聯絡站站長“按單履職”“依單監督”。同時,聚焦黨務工作、居務工作、社會保障、便民服務4個方面,制定了《社區小微權力清單》,明確社區層面35項小微權力,明晰基層權力邊界,找準群眾關注點,為聯絡站靶向監督提供依據。2022年以來,河西區聯絡站充分發揮基層監督的優勢,助力全區發現并推動解決問題1562個。
通過廣泛調查研究,結合工作實際,天津市紀委監委為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確定了“六個聚焦”的監督內容,即聚焦黨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在村(社區)貫徹落實情況,強化政治監督;聚焦村(社區)黨組織、黨員作用發揮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緊盯軟弱渙散、黨員隊伍建設不力等突出問題,督促推動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聚焦村(居)務決策和公開、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程項目建設、惠農惠民政策措施落實等工作中的村(社區)組織權力運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監督,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聚焦黨員干部、公職人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作風和責任擔當,緊盯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敷衍應付、推諉扯皮、工作推動不力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作為不擔當問題,督促改進作風、履職盡責;聚焦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八小時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家庭家教家風,緊盯大吃大喝、鋪張浪費、違規收送節禮等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推動形成崇尚節儉、廉潔自律的新風尚;聚焦移風易俗、文明村(社區)創建、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規民約執行等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優化社風民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村(社區)社會環境等。
“村子橋頭處排水溝堵塞,一遇到下雨天出行就特別不方便,跟村里反映了也沒有解決。”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站長張戎在村“兩委”班子會上提出群眾反映的問題,督促盡快解決,不久村里就制定了工作方案,開展施工改造。張戎所在的當城村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還設立了供百姓說事、反映問題的“清廉說吧”,產業發展、設施完善、農田管理……村民反映的大事小情都記錄在“說吧”的臺賬上,督促推動著村“兩委”不斷改進工作。小小的“說吧”,讓紀檢監察工作更加貼近群眾,兩年來,已經成為村民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也成為西青區做實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的有益探索。
“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是基層監督的‘最后一米’,必須做實做細,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推動監督落地,讓群眾參與到監督中來,通過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的作用發揮,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絡,讓群眾身邊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聲音
村(社區)黨組織離老百姓最近,每一項工作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基層“微腐敗”令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天津市紀檢監察機關探索的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把監督工作送到了群眾身邊,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實際情況看,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在監督資金規范使用、推動惠農惠民政策落實、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等方面作用明顯,有力推動了監督觸角向基層工作各領域各環節延伸,讓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在基層見效。
——天津市監委特約監察員,天津市河北區環境衛生管理一所工人徐文華
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是“探頭”,也是“窗口”。一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近距離、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掌握基層情況,發現和收集問題,開展監督,使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覆蓋到“最后一米”;二是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是紀委監委和老百姓之間的“連心橋”,通過有效的監督、貼心的服務,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利益有人維護,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三是通過做實做強基層監督,督促基層黨員、公職人員各盡其責、奮發有為,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天津市監委特約監察員,天津光明夢得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靜
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處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最前沿,是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進一步整合監督力量的重要舉措,是紀檢監察工作的“前哨”。天津市紀委監委積極搭建基層監督平臺,推動監督力量下沉,統籌基層監督力量,織密基層監督網絡,進一步加強對村(社區)組織中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督。作為特約監察員,我將持續關注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的作用發揮情況,在打造“監督前哨”“清廉驛站”、著力破解“村級監督太軟、群眾監督太難”的基層監督難題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作為重點監督對象,我將自覺接受監督,嚴于律己、主動作為,更好為村集體服務。
——天津市監委特約監察員,天津市北辰區雙街鎮雙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春東